找回密码
 加入《星球大战》宇宙
搜索
查看: 77734|回复: 4

[综合] 地狱小队覆灭记

[复制链接]

99

主题

821

回帖

43

精华

版主

原力
761
水晶
9

共和国克隆人汉化组

发表于 2018-11-1 16:0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freelee 于 2018-11-5 11:25 编辑

艾登·韦尔西奥(Iden Versio),科洛桑帝国军校的杰出毕业生,在帝国超级武器死星上服役,全程见证了摧毁杰达圣城、斯卡里夫之战、摧毁奥德朗、雅文之战等大事件。雅文之战中,她驾驶TIE战机与义军飞行员交火,死星被摧毁后迫降雅文4号卫星逃出生天。作为雅文之战的幸存者,艾登被在帝国军队中被视为传奇人物。

吉迪恩·哈斯克(Gideon Hask),艾登的校友,生于帝国军官世家,父母死于一次义军袭击中。同样是帝国军校名列前茅的才俊,又是艾登学长,吉迪恩的表现却始终略逊艾登一筹。不过吉迪恩没有因此妒忌,而是视艾登为值得尊敬的同僚,对她的技巧心悦诚服。

德尔·米科,生于科洛桑,对绝地有恐惧感。加入帝国军队之后,他曾经当过冲锋队和岸防士兵,后来因为其维修和发明技能而被安排到工程师岗位上。德尔为人友善,很容易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,有独特的人格魅力。

塞因·马拉纳,一位漂亮、娇小的娃娃脸女孩,效力于帝国情报部门。她以超强的记忆力、语言能力和破译技巧而深受赏识。塞因的工作通常在室内进行,所以尽管她号称能在5公里外干掉一个目标,但她的实际战地经验非常浅。


地狱小队四人组

戴奥(Dio),一台ID10跟踪机器人,由德尔经手得到了升级改装。与R2-D2、C3PO、BB-8、K-2SO等我们熟悉的《星球大战》机器人不同,戴奥除了忠诚于主人之外,没有太多个性化的特征。

死星被摧毁之后,在帝国海军上将、艾登的父亲加里克·韦尔西奥(Garrick Versio)的牵头下,这四位帝国精英组成了专职秘密任务的“地狱小队”(Inferno Squad)。他们有专用飞船“乌鸦号”(Corvus)作为基地,负责暗中调查种种危害帝国的不忠行动。

在消灭掉几个腐败的帝国高层后,加里克首次把剿灭真正叛乱分子的任务交给地狱小队。他们要以不同的身份,混入恐怖分子组织“梦想家”(Dreamers)中。梦想家属于索·格雷拉(Saw Gerrera)游击队的分支,索死于杰达后,梦想家秉承格雷拉的极端反抗思想,制造各种地下反抗事件。经过地狱小队成员的一番努力,艾登在加里克操作下披上了帝国变节者的外衣,吉迪恩与德尔假扮为兄弟、声称自己是另一支格雷拉残党的成员,塞因则扮演擅长伪造签名和印章的女奴,先后混入到梦想家中。

最终地狱小队的任务取得成功,但除了吉迪恩之外,其他三名小队成员都产生了对叛乱组织的同情。其中德尔与在帝国工厂染上重疾的一位老工程师结为忘年交,艾登放走了梦想者中的精神领袖“导师”(The Mentor),塞因与一位帅气的卡吉人(Kage)小伙子萨多里·武尚(Sadori Vushan)产生了微妙的感情。

塞因成为地狱小队的第一名牺牲者。她与萨多里一起执行任务,但萨多里未能安然归来。塞因对萨多里的死感到内疚,结果却因为失去高度戒备,在一次偷听梦想家其他成员闲谈时,暴露了自己原来懂得多种异族语。塞因的卧底身份告破,为了保护团队,塞因主动求死,避免在严刑拷问下供出战友。

减员后的地狱小队没有补充新的中坚力量,艾登、吉迪恩和德尔三人组军,继续执行加里克授予的任务。恩多之战后,皇帝驾崩,加里克根据皇帝遗嘱,派地狱小队监督“灰烬行动”(Operation: Cinder)。灰烬行动的内容是把人造卫星放置在多个星球的轨道上,由人造卫星制造恶劣天气,彻底破坏星球的环境。地狱小队首先要帮助帝国在造船业发达的星球方多(Fondor)收取卫星,然后到各个目标星球执行破坏行动。


卢克与德尔闯入皇帝的秘密巢穴

任务期间,德尔曾被派到行星皮利奥(Pillio),负责摧毁一个皇帝收藏搜刮来的宝物的秘密地点。在这里他偶遇了卢克·天行者,首次见识到真正的绝地神通,同时也被卢克淡定、温和的风度折服。虽然德尔成功摧毁了藏宝地点,但他对帝国理念的怀疑、对义军立场的认可又加深了一层。

随后灰烬行动执行到瓦尔多斯(Vardos)——艾登的母星。当得知帝国只打算破坏星球、却没有撤退民众的计划时,艾登正式表示对这一政策的不满。德尔站在艾登一方,吉迪恩却认为执行命令才是帝国军人的天职。地狱小队决裂,艾登与德尔脱离帝国、加入由义军班底组建的新共和国,吉迪恩则继续追随加里克和帝国残余。

更改立场后,艾登、吉迪恩和机器人戴奥先后与莱娅·奥加纳、汉·索洛、兰多·卡瑞辛等新共和国名人一起战斗。地狱小队的番号仍在,并增加了新人、杜罗人(Duros)的施里夫·苏尔加夫(Shriv Suurgav)。最终地狱小队参与了与帝国的大决战贾库之战,亲眼目睹了帝国覆灭。鏖战中艾登与吉迪恩两大王牌飞行员展开空战对决,最终艾登再次压过宿敌,击落了吉迪恩。艾登还一度登上了父亲加里克指挥的歼星舰,希望带父亲离开。不过加里克执意与帝国共存亡,只是一向冷漠阴狠的他临死前向女儿释放了罕见的善意,叫她活好自己的人生,不要像自己那样把毕生的理想投入到错误的地方。

战后,艾登与德尔结为夫妇,育有女儿扎伊(Zay)。在相对和平的后面30年里面,德尔把“乌鸦号”改造成运输船,圆了环游银河的梦。然而在第一秩序(First Order)崛起时期德尔被大难不死的吉迪恩所擒。吉迪恩枪毙了曾经兄弟相称的旧同僚。

艾登母女与施里夫在寻找德尔的过程中,登上了吉迪恩指挥的歼星舰“报应号”(Retribution)。他们发现第一秩序早已暗中积蓄力量,并制定了名为“复活计划”(Project Resurrection)的方案,在银河各地绑架儿童,将其洗脑培养为第一秩序冲锋队。在得知新共和国已经被第一秩序摧毁后,艾登等试图安装炸藥破坏“报应号”的超空间引擎,逃出歼星舰,向抵抗组织报讯。在激活炸藥前,吉迪恩现身再度与艾登对决。艾登用爆能枪击倒吉迪恩,吉迪恩跌落歼星舰超空间引擎控制室的深渊,然而她本人也在搏斗中受重伤。艾登死在女儿眼下。至此,地狱小队四名初始成员全部阵亡。


扎伊目送母亲逝世

“报应号”的超空间引擎被摧毁后脱离超空间,刚好落在弑星者基地大战的现场。幸存的扎伊、施里夫和戴奥前往抵抗组织基地德卡星球,向莱娅交待关于第一秩序的情报。当扎伊表示要与大部队汇合时,莱娅称抵抗组织计划脱离,并给扎伊安排了一个特别任务:前往外环联系盟友助战。成员彻底更新换代的地狱小队再次出发,而莱娅与抵抗组织则即将迎来《最后的绝地》中讲述的故事……

令人失望的《星球大战》游戏大作

地狱小队是游戏《前线Ⅱ》与小说《前线儿:地狱小队》中的核心角色。利用多种文艺形式宣传《星球大战》游戏,是卢卡斯影业的强项。像《星球大战》史上第一个大型跨媒介项目《帝国阴影》,就集合了小说、漫画、电影、桌游、设定书、原声CD等多种体裁。其后《绝地武士》系列、《旧共和国武士》系列、《共和国突击队》、《原力释放》系列,分别都有与游戏有紧密关联的小说或漫画作品配套发行。

在众多《星球大战》游戏大作中,以畅快淋漓的射击及对战体验闻名的《前线》系列,却一直与其他文艺形式鲜有互动。后来迪士尼收购《星球大战》版权、衍生宇宙进入“新正史”,《前线》IP被重启。2015年《原力觉醒》上映前,新正史时期的首部3A级《星球大战》游戏大作《前线》终于问世。与此同时首部《前线》小说《黄昏连》(Twilight Company)也随之诞生。


《黄昏连》概念图

可是,该游戏没有剧情模式,令希望从游戏世界中体验全新《星球大战》故事的粉丝比较失望。配套发行的小说《前线:黄昏连》自然也与游戏没什么真正联系,只是借着“前线”这个经典IP的名堂找机会吸金。本来迪士尼主政后《星球大战》游戏就进入低潮期,上市的多是些边边角角的手游。现在新《前线》游戏以纯粹的对战游戏姿态亮相,对于《星球大战》故事的拓展毫无贡献,可谓遗憾。

所以,当迪士尼与游戏开发商艺电共同宣布,《前线Ⅱ》将加入故事模式、首次从帝国名将的视角展开剧情时,《星球大战》迷可谓拍手称快。配套小说《前线Ⅱ:地狱小队》也将详细讲述游戏主角的早年经历,《前线》系列总算首次迎来了跨媒体项目。

然而,《前线Ⅱ》正式上市后风波连连。除了游戏本身解锁多人模式的英雄人物难度过大,引来最多批评,故事模式的剧情也遭遇非议。根据此前游戏预告片的宣传,玩家预期将控制帝国阵营的人物全程搅局,深入体会帝国如何在皇帝驾崩后维护政权。但地狱小队除了在开头几关为帝国效命之外,很快就加入新共和国。这种老土的“弃暗投明”桥段,令不少希望“以帝国名义”痛揍叛党的《星球大战》迷,产生“货不对板”的失望感。

更大的问题是剧情与可玩性的乏善可陈。《前线Ⅱ》主打多人模式,故事模式本质上只是“游戏教程”。从故事模式的成品来看,主创更注重于如何把多人模式中的重要元素融入到故事模式中,例如怎样安排卢克、汉、莱娅和兰多等人物出场,以便玩家通过控制这些英雄熟知其技能与特性。而人物塑造、剧情深度、关卡设计等细节,主创却疏于打磨。

以关卡设计为例,玩家控制着角色从一个任务点抵达另一个任务点。由于地图上没有太多可互动的环境素材,因此玩家沿途基本上是不断的“冲刺-蹲坑-开火”循环。虽然“战狼式”的冲锋一开始感觉爽快,但很快就会令人达到审美疲劳的状态。

地狱小队一共是三名队员+一台机器人,但玩家只能够控制一名角色以及机器人。机器人虽然具有一些潜入式的黑客功能,但花样不多,相比起“突突突”效率更是低下,所以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。而主控角色与其他角色不能互动,令战斗的方式始终处于一种单调的状态。缺乏互动也削弱了玩家与队友生死与共的代入感,不利于建立玩家对角色的共鸣。


左起:吉迪恩、戴奥、艾登和德尔

故事模式中每个关卡有相应的可用角色,看似体验丰富,实质却大大削弱了人物塑造。寻常游戏通过升级、育成、选择等元素,令玩家在操作中体验角色感受,最终令角色的形象更深入玩家脑海。但《前线Ⅱ》故事模式欠缺这些元素。而故事的叙事视角还在不同角色间频繁切换,令玩家控制地狱小队成员的时间被进一步压缩。更少的操作时间意味着更少地与角色产生情感维系,人物的形象因此更流于表面。像艾登与德尔的爱情、艾登与吉迪恩的对立、艾登对父亲权威的畏惧,都因此未能很好地在游戏中展开。

配套小说剧情寡淡

游戏的故事不怎么样,小说也差强人意。

《地狱小队》的作者克丽丝蒂·戈尔登主要创作幻想类作品,包括《星际争霸》、《魔兽争霸》、《刺客信条》等游戏的衍生小说。笔者没有读过她的其他作品,只能横向比较《地狱小队》与其他《星球大战》小说之间的质量。总体来说,戈尔登作为以女性作家常见的细腻心思,在塑造人物方面基本交出功课。但在故事情节、桥段场面等方面,《地狱小队》的表现则十分寡淡。

《地狱小队》的主线是地狱小队以卧底身份捣毁恐怖分子组织。“卧底类”作品的常见主题多是“生存”与“怀疑”——怎样在敌方阵营下生存并最终将其瓦解;怎样被敌方阵营的观念动摇后开始对任务的正当性产生怀疑。把“生存”这个主题做好,故事就会跌宕起伏、引人入胜;把“怀疑”的主题做好,人物便能富有深度、跃然纸上。

戈尔登把握好的是“怀疑”主题。地狱小队四人组,每个人的心路历程都捕捉得比较到位。艾登绝对忠于帝国,但父亲的高度控制欲在心里留下阴影。她骨子里对父亲威权的恐惧,形成了她后来在游戏中反抗帝国威权的种子。在“梦想家”组织中,艾登遇到了类似“精神领袖”角色的“导师”。“导师”的淡定和耐心,与艾登父亲的冷酷严厉形成鲜明对比,这也是冲击艾登忠于帝国的信条的另一股力量。


加里克·韦尔西奥性情阴狠

德尔是一个性情开朗的小伙子,堪称人际关系润滑剂。因此他的自我怀疑,来自于他与“梦想者”的成员形成了友谊。一名因为在帝国化工厂长期工作而被慢性毒害的查德拉-芬人(Chadra-Fan),成为他的“忘年交”。这位名叫皮科(Piikow)的老人甚至对德尔分享了一个秘密——他在某处洞穴发现了一种不明来历的神奇科技。得到皮科信任的德尔,一度希望将他带离“梦想者”,既挽救他的生命又保持对帝国的忠诚。然而皮科最终还是被地狱小队所杀,事后德尔的心情异常沉重。

塞因被一个活泼的卡吉人小伙子萨多里看上。塞因本意逢场作戏,利用萨多里的好感融入“梦想家”,伺机收取情报。然而塞因最终自己陷入了这段感情。其后两人执行任务时萨多里丢了性命,塞因认为是自己的过错陷入内疚。也正是这份内疚令她的卧底身份终被暴露。作者把塞因描写成一位指挥部中的智囊式人物,为其战地经验不足埋下伏笔。最终她成为地狱小队首位阵亡人员,变得合情合理。而她至死时依然高呼帝国万岁,则又表现出她虽然同情“梦想者”的成员,但终归没有变节。这与艾登和德尔后来的遭遇又形成鲜明对比。

作为游戏中的终极敌人,小说作者把吉迪恩树立为艾登的比照对象。吉迪恩处处比艾登稍处下风,同时更加心狠手辣,对敌人没有任何怜悯。他自主决定把“梦想者”的成员全部消灭,令事后才发现的艾登火冒三丈。尽管作者把两人形容为挚友,但实际上读者早就预期两人终将决裂。经过小说的塑造后,吉迪恩在游戏中对艾登的痛恨有了更好的落脚点。吉迪恩无疑存在妒忌艾登的心理,只是出于对帝国的极度忠诚,他愿意接受身为更强者的艾登的指挥,并且拒绝承认自己的妒忌。但游戏中艾登拒绝接受帝国命令后,吉迪恩立刻表现出对艾登的阴狠一面,这是因为他终于不用“以大局为重”而对艾登忍让,已被扭曲的自尊心令他迅速从艾登的战友变成死敌。

从地狱小队四位成员的经历来看,每个人物最后的走向——包括在游戏中的走向——都在小说的初期布下伏线。有一条明确的心理变化路线标记着他们的情感波动,而这种变化则为他们的最终抉择或结局呈递上合理性。尽管《地狱小队》不能纠正《前线Ⅱ》本身的人物塑造问题,但至少从整个跨媒体项目来说,地狱小队人物的形象最终站得住脚,同时能令小说读者留下清晰印象。

可惜,小说之所以差强人意,就在于只在人物方面做到合格,故事却不够引人入胜。首先,摧毁一个小型恐怖组织的故事格局较小。这一方面小说甚至远远不如游戏。游戏依托于帝国残余与新共和国激战的背景,气势恢宏。其中“灰烬行动”本已战况激烈,而结局的贾库之战更是帝国与新共和国的大决战。因此,尽管游戏的故事模式可玩性不足、剧情也比较单调,但至少还有一些感官上的大场面。而《地狱小队》欠缺精彩的动作场面,歼灭“梦想者”的方式更是一句带过,导致小说连高潮都欠奉。对于喜欢《星球大战》宏大场面的读者来说,《地狱小队》难免令人失望。


作为一场高潮战,《前线Ⅱ》中的贾库之战足够火爆

但《星球大战》故事也不是只靠场面才引人入胜。曲折而富有张力的小场景角力同样能诞生好作品。例如传说宇宙小说《摩尔:禁闭》(Maul: Lockdown),是一个结合了“监狱风云”与“恐怖怪物”元素的故事。除了残肢纷飞的桥段,监狱中暗无天日的人性角斗也是其一大亮点。可惜《地狱小队》也没有在小格局中挖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。《地狱小队》的故事线有点像间谍小说,但完全没有间谍小说的凌厉冷峻。优秀的间谍类故事,要么有双方你来我往、斗智斗勇的张力,要么有核心角色各个击破、以小拆大的才智。而《地狱小队》与上述这些内容基本不沾边。地狱小队混进“梦想者”的难度有点低,像“导师”这样的人物甚至直接为艾登的加入“背书”,导致这场谍战的剑拔弩张感被大大削弱。

戈尔登也许也意识到这个问题,想办法给地狱小队制造麻烦。她提出两个方案,一个是在“梦想者”内部设置相对对立的阵营,然后让四位小队成员分别“归化”不同阵营,形成好像很错综复杂的局面;另一个是设立了“卧底中的卧底”——除地狱小队之外,“梦想者”中还另有一名心怀鬼胎帝国卧底。这么多的明暗矛盾交织,看着是不是会精彩得多?但戈尔登布局故事曲折性的能力远不及布局人物发展心路的能力。双面卧底手上没有什么真正的好牌能搞臭地狱小队,反而被地狱小队四人合力轻松地反杀。而“梦想者”的内部对立最终也没有发挥出更戏剧性的作用。对立双方没有各自为战,而是在故事结局被吉迪恩和德尔静悄悄地一窝端掉。

无论是游戏抑或小说,《前线Ⅱ》跨媒体项目的故事都欠缺爆点。游戏画面华丽,可惜金玉其外;小说人物尚可,然而剧情寡淡。虽然有一款大型游戏(还包括一个内容还算充足的DLC)以及一本小说记录他们的故事,可是故事反响一般,地狱小队璀璨的《星球大战》角色阵容中自然显得黯淡。正如故事中的地狱小队四人组已经全部覆灭,地狱小队的相关故事可能也会被卢卡斯影业束之高阁一段时间。

1

主题

3

回帖

0

精华

银河公民

原力
7
水晶
0
发表于 2018-12-5 15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Iden在后期的剧情中乘骑AT-RT很有意思。她的女儿 Zay 名字让人联想到同样是 Jakku出身的 Rey
https://farm5.staticflickr.com/4811/31221731707_bf7a937d6a_o.gif

12

主题

127

回帖

0

精华

银河公民

原力
182
水晶
0
发表于 2023-1-4 00:54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对前线2最反感的就是bug,时常能看到敌人被环境卡到一直蹲起,有一关德尔直接往前冲,但路上的风暴兵全装作眼瞎……
我个人觉得单机剧情的寡淡可能也与开发担当的DICE的习惯有关,以DICE的招牌作战地系列为例,相比隔壁的COD,DICE明显更偏向联机战斗而不注重单机剧情,评价最好的战地1中,也是只用六个独立的故事填充单机剧情,内容比前线2稍好,但核心也是无脑突突突。而战地2042甚至没单机剧情模式。与其说是DICE不愿做,我更倾向于相信是近几年的DICE并不擅长做单机剧情和关卡设计,因此他们选择刻意避开。
但DICE做的剧情模式也有它的用处,这些关卡成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。通关剧情后,玩家基本已经掌握了士兵和英雄操控、卡片装备、多种地面载具的使用和战机的驾驶,战地1和战地5亦是如此——或者说,DICE的人做剧情就意在如此,直接拿枪上阵才是最好的训练。
至于剧本,操控帝国战狼去尊皇讨贼固然很爽,但设定上灰烬行动已然是接连失败的了,让玩家在一次次行动中大败而归可能并不讨好。剧本除了与部分玩家心愿不符外,应该还算是在水准线上的,也仍旧是星战经典的太空歌剧剧情,一些台词和场景放CoD或半条命里想来很尬,但在星战中似乎就正常多了:-)

99

主题

821

回帖

43

精华

版主

原力
761
水晶
9

共和国克隆人汉化组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2-24 18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Shikai 发表于 2023-1-4 00:54
我对前线2最反感的就是bug,时常能看到敌人被环境卡到一直蹲起,有一关德尔直接往前冲,但路上的风暴兵全装 ...

盒子金会员送《战地1》的时候象征性玩过,咬着牙通了剧情就算了……主要是不太感兴趣军事主题。COD、Tom Clancy也没玩过……

1

主题

6

回帖

0

精华

银河公民

原力
9
水晶
0
发表于 2023-3-3 21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剧情上我认为剧情转变过快了,比如主线里iden的叛变还有dlc剧情里iden之死表现的并不好,不过本来就对dice的剧情不抱很大期望所以只觉得还算凑合。
个人倒是一直很希望前线2多人模式能多出一些武器,但随着前线2的停更也不抱什么希望了

本版积分规则

星球大战中文网官方微信公众号

手机版|星球大战中文网 ( 沪ICP备09001291号 )

GMT+8, 2024-11-23 16:42 , Processed in 0.113279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